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
消渴是指以较长时间的多饮、多食、多尿和形体消瘦为特征的慢性消耗性的疾病。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病症。其病因主要由于肺胃蕴热日久,消耗阴液,中气亏损,肾气不足所致。临床表现以口渴引饮,多食而消瘦,尿频数且量多为特征。临床治疗以治肾为主,再结合上、中、下三消论治。❶上消:症见烦渴多饮,饮水不解,口干舌燥,尿频量多。舌质红苔薄黄,脉洪数。治宜清热生津。可用莲花饮。常用药:甘草,知母,莲花须,黄连,栝楼仁,五味子,玉竹,生地,党参,甘草,茯苓。❷中消:症见口渴多饮,多食善饥,形体消瘦,大便干燥,小便频数,舌质红,苔黄燥,脉滑数。治宜清胃泻火,养阴增液。可用玉女煎加味。常用药:麦冬,生地,知母,生石膏,牛膝,栀子,黄芩。❸下消:症见尿频量多,尿如膏脂,或尿有甜味,口渴烦躁,形瘦神倦,头昏无力,或四肢不温,腰膝酸软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治宜滋阴补肾,生津清热。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味。常用药:生地,山萸肉,茯苓,山药,泽泻,丹皮,芡实,麦冬,莲子肉。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